close
古梅園簡素墨 重量約50g 比3丁還要多! 我喜歡這種型制,和以前看到宋代墨的形狀一樣
墨未乾之前,用一長條型的印押上名稱和製墨者。
相較於明清之後,那些繁複的刻版壓出來的墨,我還是喜歡這種古雅的味道!!
經新竹蔡先生的指導,這兩張貼紙 "古梅園。製墨商標" 以及 "日本筆墨硯生產聯盟之證 規格X號" 應該是二次大戰時期的東西。
距今已有六十年以上了
用端硯磨的結果也是煙料成片粒狀(清洗硯臺時,是清水中浮有墨塵,而不是像一般新墨是烏黑的水)
兩個墨點都事先把紙弄濕,在點墨上去,發現幾乎不會暈開。
可以看出煙粒子,或許下次改用較細的硯來研磨!
隔了三天又來嘗試,發現這墨還真是嘿,若不是漆墨就是碳黑,但是老墨因為膠的變化,要一下看出是不是碳黑有點困難:P
不過隔幾天再磨感覺還不錯 雖然還是泥泥的,但是層次和粒子有改善;P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