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除了問我怎樣寫字之外,也有不少人會問怎樣買相機。
但是買相機之前,還是得先問問自己:"單眼相機的大小和重量,我會每次出去玩都背著它嗎?"
因為我看過不少人,一開始看到別人單眼拍出很漂亮的照片,也就跟著想要買,但事實上,拍照機器固然重要,但是技術也佔很大成分。
而且並非所有人都樂意背體積龐大的器材出門。
如果覺得多背一台相機(這意味這也要有大一點的包,或甚至是額外的相機包),不會是太大負擔,那麼就可以考慮單眼相機。
事實上,以往在數位小相機(或稱為消費型數位相機)-和數位單眼相機之間,存在一個很大的落差,小相機很小,大相機很大。沒有多少折衷的機器。
但是近幾年,不少商家開始發現這塊需求,接連推出M4/3以及無反光鏡的相機,結合小相機的便利性與大相機的畫質,而在功能上則是折衷處理。
所以有一個新的問題: 如果你想要很好的操控性能,然後可以接受單眼體積重量的不便,那就選單眼。
不然有更多如 Sony NEX系列 、Olympus EP系列,Panasonic GH.. GF..等等的可供選擇。
他們在畫質上不會輸給所謂單眼相機,但是卻更輕巧便利。
在此提醒一點,所謂"單眼相機"是一種偷懶之後約定成俗的說法。單眼是指"單眼反光鏡相機",意即藉由單顆鏡頭-經過反光鏡取景的相機,
所以沒有反光鏡的相機不能算單眼。
此外,可不可以換鏡頭和單眼定義沒有關係。(雖然絕大多數單眼相機都可以換鏡頭)
這裡要插入一個觀念:
新手在現場沒有人帶的狀況下,是很難拍好"飛羽"(就是拍鳥)、"賽車"、"煙火"、"星空"等等較高難度的攝影的
這些需要時間和學習
那該如何選適合自己的單眼?
這裡我不敘述大家會想知道的"畫素"、"感光度"、"防手震"等等
是因為各家的功能和表現不會相差太多,而像防手震牽扯到安全快門、曝光級數的概念,先不導入新手文。
1. 去賣場或是展示中心,直接看實體相機,看看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外型,或是借朋友的相機來使用(注意: 相機對很多人來說是第二生命,借的時候要小心謹慎,對於不熟的朋友也不要隨便開口借)
2. 針對喜歡的相機,利用網路探聽這台相機有沒有不好狀況,他在網路上的評價如何。
3. 找網路評測,例如dpreview網站, 看看他們拍出來照片的顏色、畫質是不是可以接受、哪台比較喜歡。
4. 若是還有不清楚,在網路上提問的時候要把自己的 a.需求 b. 預算 c.有興趣的幾台機器 告訴網友(或朋友),他們比較容易幫你介紹。
5.要買的時候,找有買相機經驗的朋友一同前往,因為測機器對新手來說是比較生疏,而且對於店家推銷的東西不甚清楚,往往會吃虧。購買店家也要慎選,儘量找網路上風評好的店家購買。
這裡提醒,店家往往會推銷記憶卡、相機包、電池、清潔組(送的很不好用)、腳架....等等,必須先知道自己的需求才買,切莫被店家說服。基本上要買的只有記憶卡,而記憶卡我會推薦Toshiba 或是 Sandisk兩家 其他家也有不錯的,但是若是無法自行在網路上查哪家記憶卡安全,店家堆銷沒聽過的牌子要特別小心,無論他們稱這張多便宜多快、容量多大。
記憶卡是相機的生命,一定要慎選,要是拍了一天,照片都不見,會欲哭無淚!!!
(這往後再來說明如何選購)
6. 記得買好後請朋友吃飯,就算妳是大正妹,一堆男生搶著帶妳去買。但是他們可是幫妳做很多功課,也花很多心思。
7.相機買好後,不要回家就冰在抽屜、櫃子中,一定要在7天一個月內盡情使用,要是有異常狀況才比較好處理。
8. 相機不用時,放到包包或是抽屜即可。但是若是長時間不用(兩周以上),切忌放到包包或是抽屜櫃子中,鏡頭發霉後,拍出來的照片就會霧霧的。清理費用也不便宜。
拍照時:
若是拍不好,和網路上試拍照差很多,不要洩氣,因為這是你還不會駕馭這台相機,他有很多功能妳沒有發揮出來。
新手適應相機需要花一段時間。
新手剛拍照,使用全自動或是指令模式不要覺得不好,培養拍照興趣比學習拍照重要。一開始用M模式常常失敗,挫折感太重,覺得自己iPhone都比較好看,這反而會讓新手放棄單眼。
剛剛開始拍照的時候,有些人會覺得是kit鏡頭不好,導致照片不好看。
這裡我用我看到的經驗告訴大家,會這樣覺得有兩個原因。
第一. 光圈不夠大,所以常常晃到: 新手常常被網路一些言論恐嚇 比如: 高感度雜訊很噁心,我都不開超過ISO 800拍照
這是一種偏見,在室內拍照,若是又將鏡頭拉長,那高感度是一定要的,因為就算機身、鏡頭有防手震,但是被拍攝的人可能也在移動。
感度iso 3200 、6400拍出來的照片如果是清晰的,那會遠比iso 400但是晃到的照片好。
第二. 認為鏡頭廉價,畫質不好。 這也是一種偏見,各家kit鏡頭都是打市場的先鋒。一般使用者不會知道拍出來不好是機器不好還是鏡頭不好。 所以各家廠商一定不會放爛鏡頭在kit組合上
如果各位有心,去查查看nikon世界比賽的獲獎作品,裡面不乏有kit鏡頭拍出來的。
新手一開始要買怎樣的機器、怎樣的鏡頭
完全是看自己經濟能力。而如果自己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又不是真的很熱愛攝影,卻一開始花很多錢買旗艦機種,這是個人金錢觀念問題。
若是有一定經濟實力,新手買旗艦機種+高階鏡頭,並無不可。
但是這種一開始買高階機的狀況比較少,那一般受薪階級、學生要買要怎樣買呢?
我會說,kit鏡頭,基本上可以應付日常80%的拍照需求,其他的鏡頭使用上必須更了解相機與拍照主題。
例如長鏡頭,要拍攝的主題是比較局部的。 廣角鏡頭要拍攝的主題是有強烈空間感的...
對剛開始的朋友來說,不需急於將這些"焦段補齊",畢竟有限的預算之下,還是先慢慢從常用的kit鏡頭,它的視角開始發展...
除了kit之外,要不要買定焦鏡?
何謂定焦鏡頭?
定焦鏡頭不是不能對焦 而是不能變焦( 真的有人問過我 大家都推定焦鏡 我是不是要走遠走近才拍得清楚?)
定焦鏡的好處: 可以在更暗的地方拍照、畫質更好、價格便宜。
但是缺點是無法拉遠拉近
那...新手怎樣需要定焦鏡?
我這裡引入一個"光圈"的概念
下面這兩張圖,鏡片中心有一個光圈葉片,可以決定光圈大小。
當葉片開到最大,就是所謂鏡頭最大光圈
光圈
小光圈
光圈越大,進光亮越多。
這時候就會有人問,進光多不好嗎? 為何要把光圈縮小?
沒錯 進光是變多,但是相對,拍照畫面上再焦點之外的景物都會模糊。
以下是示範
(上圖) 在nikon 50mm的定焦鏡,使用最大開口光圈
(上圖) 在nikon 50mm的定焦鏡,使用最小開口光圈
這兩張可以明顯看到,要是要把景色前後都清楚納入,那光圈就要縮小
這裡說一點,光圈變小,光圈數值是變大的
好,一般來說,定焦鏡光圈會比變焦鏡大,所以更容易營造主體清楚、背景與前景模糊的感覺。
所以如果要在室內昏暗的情況拍照,那可能就需要一個定焦鏡頭。
但注意,大光圈也意味著前後景色會模糊,所以有一好沒兩好。
上圖,小光圈,長景深
上圖,大光圈、淺景深
這兩張就可以看出來,當使用大光圈把前後景色模糊之後, 雜亂感就消失了。
攝影是一門減法的藝術,但是最後偉大的作品,卻是要有豐富的故事。一般來說,剛開始都會驚艷於大光圈帶來的夢幻感,
這是因為這種感覺不是肉眼常看到的景色。
照片的拍攝最好是嘗試各種不同的組合。
雖然要繼續說下去還有很多很多可以說,但是我認為新手大概了解這些就好,先將拍照樂趣找出來,再一步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