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
正面
背面
己亥年 1959 民國48年 邊款
距今已經50年了
邊款
墨的歷史
底部有龜裂 多半老墨都有這樣的狀況 但是不深 幾乎就只有表面而已
墨色帶有蒼藍色 標準古書中記載的上等松煙墨墨色 那一大黑點是把筆沾滿墨 然後停紙張上約三四秒 基本上不太會暈散
先打濕宣紙 再點上墨 可以證實沒有添加色料 這種暈染是純松煙的特質 因為松煙粒子不像一般染料或是超細油煙 幾乎落紙就固定了 就算要暈染也不會散成一片
右邊 礦物粒子硃砂墨 左邊 蕙風堂人磨墨....這和這篇沒有關係;p
插花用的
試墨畫新竹~墨濃淡層次很豐富
一筆下來就有清遠幽越的感覺:p 證明墨好 只要畫一筆 就有故事了
膠很輕 一下就磨得很濃 但是膠沒有敗喔 乾掉煙料是不會脫落的
(之前有拿到曹素功個老松煙 雖研煙料不錯 但是膠已經敗掉)
其實我花很多時間在追一些幻想中的墨條與墨色 但是總感覺那些理想墨條 不是在故事裡 就是在故宮的庫房中
而那些非常貴的,店家宣稱的古墨又不敢嘗試
直到最近拿到日本的老墨 才更接近了一點想像中的好墨
看到外包裝上的價格,或許很多寫書法的人一輩子都不會用到這個價錢的文房用具,買墨汁也可以買好幾箱
然而那些看似細微的差異,卻是代表一種文化氣質中,追求物質與精神接縫的執著與狂熱....或者說是一種信仰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