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看到不少文章說臺灣學生不敢發問,大多是受到傳統中華文化影響,我腦中出現的是孔子問號。
因為我們常常說"學問"兩個字,就已經說明知識與思辯是由學習與提問而來,怎麼反而說不會問呢?


首先,關於提問,

《禮記》說得很明白:"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網路上有很多翻譯,大抵是說善於發問的人,往往可以像厲害的木工或樵夫,先處理好處理的部分,然後循序漸進把問題解決。而擅於回答的老師,能讓大小問題都獲的適當解答,並且會完整讓學生理解。

所以,如果有老師阻止學生問問題(明顯擾亂秩序者除外),那就請把這段給老師看。

另外,提問討論也是我國文化推崇的部分,《周易》有說: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都鼓勵作為一個君子,要多與人學習並且發問討論。

另外甚至有人說中華傳統不鼓勵人有自己想法,這更是一項大大大大的誤解,不知道從何而來。

最有名的反駁我認為是這段:

鄭人游於鄉校,以議執政之善否?然明謂子產曰:「何不毀鄉校?」子產曰:「胡為?夫人朝夕游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將行之;其所惡者,吾將改之。是吾師也,如之何毀之?吾聞為國忠信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譬之若防川也,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能救也,不如小決之,使導吾聞而藥之也。」然明曰:「蔑也,乃今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實不材,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惟二三臣。」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另外,成語也有"集思廣益"不也是希望大家多多思考,提供不同方法意見嗎?



arrow
arrow

    祇園俗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