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inal.jpg  

深衣,是一件傳統衣服的代表,它不是戲服,也不是過時的古裝。因為它身上有很多百世不變的道理。

是的,它就是《禮記》中記載的深衣。穿上它,就是穿上規矩、準繩。

 

深衣在我們華夏文化當中,除了近三百年的斷層外,一直是有代表性,也是相當多文人了解甚至穿著的衣服。
而華夏衣冠,也正是日本和服與韓國韓服的源頭!

上圖的深衣,是由筆者我與「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臺灣鹿山文社」、「EMI服裝專門訂做工作室」、諸位漢服同袍合作,按照歷代典籍、出土文物製作而成。

可以說是在明鄭之後,最接近古籍紀載與傳承明代深衣的一次嘗試。文章最後有總結,想簡化閱讀可以直接看最後~

 

緣起

由於我們協會每年都會參加祭孔典禮的觀禮,以及同樣重要的寧靖王祭祀典禮,為求莊重與合乎禮節,所以在協會內討論過後,由敝人負責設計考證、穎華兄負責初期聯繫,經過半年時間的打樣修改而成。期間更獲得臺灣鹿山文社鹿淵與奇光的幫助,在文獻與考古報告中找到很多寶貴的訊息,當我遇到很多細節無法決定,例如袖根寬度究竟得多少時,就有朋友提供《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一書中的內容供我查證。所以要特別感謝這些朋友的協助。

 

考據

 

這次製作深衣可以說是從無到有,雖然一開始參考大陸製作的深衣,但是越看越怪,所以就回頭找文物和書籍。製作完之後,深深理解到朱子說的這句: "去古益遠,其冠服制度僅存而可見者,獨有此耳。然遠方士子,亦所罕見,往往人自為制,詭異不經,近於服妖,甚可嘆也。"

全圖.jpg  這是嘗試做出來的第一件,如果有心的朋友應該知道是仿製哪家的版型XD。而我仿製的時候,也只是改了袖子寬度、長度,以及大帶和幅巾(旁邊黑色的那塊)

那我們來看看一件明代張懋墓出土的深衣。

張懋03.jpg  是不是覺得寬大許多? 是的,這件袖子寬63公分,衣長142公分左右。

而我第一件嘗試的只有55公分

14159862_1230201677024007_194204594_n.jpg  

再來一件明代承天秀的深衣,這件比較特別之處,在於收了袖根。而這樣的構造,其實比張懋墓的合理許多,因為其間又做了一版,就是仿照張懋墓的平直袖子,結果造成腰際無法繫上大帶。

而且筆者也嘗試觀察古書的紀載,例如

 13566924_10206620204126948_774452908891720929_n.jpg

三才_深衣  

這兩張分別來自《四庫全書》《三才圖會》的圖片,應該是南宋朱子深衣的樣貌。衣服前後的下半部,裙裳都是6片,也就是說它是一件對襟的衣袍,穿著的時候才讓兩襟交疊。

4e08cfbf6c81800a7541246eb73533fa838b47fe.jpg  

 新擬深衣  

《三才圖會》中描述的深衣,我個人認為新擬深衣較為可靠,但是下裳12片的分布我認為還是有問題。掩圖正面有三幅,如果對稱看,後面和裡面應該也都是三幅,這樣總共有九幅,即便是再加兩側,也只有11幅,並且無法"負繩",也就是說後面的縫線無法垂直到底。

 6853928fa0ec08faa39fb1c75fee3d6d54fbda80.jpg

 

到了明代中晚期,不同於宋代還在復興階段,這時期已經進入國家服制,不過這張圖問題更多,因為正面下裳5幅,後面6幅,這樣內襟只剩下一幅。

 

深衣制度

 

深衣的紀載最早見於《禮記》,而其中《深衣》篇更是獨立出來詳細敘述這件衣服,此外還有《玉藻》篇也提供許多衣服比例的線索。

到了東漢,鄭玄在《三禮目錄•禮記目錄》中說道:深衣第三十九;名曰深衣者,以記其深衣之制也。深衣,連衣裳而純之以采者。”

意思是,在禮記第三十九篇中繼載了深依制度,所謂的深衣,就是上衣、下裙相連的一種服裝,並且有著不同顏色的緣邊。

唐代的經學家,也是孔子子孫的孔穎達作疏說道:“名曰‘深衣’者,以其記深衣之制也。深衣,連衣裳而純之以采者。素純曰長衣,有表則謂之中衣。大夫以上祭服之中衣用素。《詩》云:‘素衣朱襮。’《玉藻》曰:‘以帛裹布,非禮也。’士祭以朝服,中衣以布明矣。此於《别錄》屬制度。”

簡單來說,就是深衣如果邊緣是白色(或是與深衣同色),也就是長衣,若是穿在祭服(玄端、爵弁)之內,就稱為中衣(明代也稱中單)。詩經(唐風.揚之水)中也有說道有著黼紋紅領的白衣服。至於玉藻中說的是用於朝、祭禮服的中單,就不在此詳說。

 

禮記在《深衣》篇中說道:

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續衽,鉤邊。要縫半下;袼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

大意:

1. 自古以來的深衣,就有制度,

2.這些制度反映了圓規、方矩、垂直、如成砣與秤桿一樣平直。

3.上衣的左襟連綴一塊布而成為掩住右襟的衽,並且固定在身體側邊。

4.深衣最下緣邊的長度,是腰際縫接長度的兩倍

5. 腋下袖根的寬度可以讓手自由運動,袖子長度可以反摺回到手肘。鄭玄:「袼,衣袂當掖之縫也。」

6. 大帶綁的位置,是在肋骨下方、髖骨上方,只有脊椎骨的位置。

 

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

7. 深衣使用12幅布製成,歷代亦有考證有認為是連上衣四幅(不計續衽)都要計算進去,但是常見解釋是下裳12幅,畢竟12月應是相同大小。

8. 衣袂下方呈現圓弧形,往袖口方向逐漸收攏,直到袖口寬度是腰縫寬度三分之一為止。

9. 袷,音結,曲袷如矩,歷代多有解釋,有認為"兩襟相掩,衽在腋下,則兩領之會自方",《深衣考誤》中說道:"但領既交會,則不直,而在右之前襟必有表裏,前謂布四幅,不知何以制之也。"

筆者認為應該是對應於衣袂的那幅布,指的是最接近身體的左右兩幅,之所以稱為曲袷,意思應該不是因為衽交錯而成。《說文》曲的意思是"象器曲受物之形",應該引申成成方正如矩的布,受到身體厚度影響,交疊穿著而變形。我認為上古制衣,深衣出自端衣,其演變是將下裳與衣縫合,而袂圜應該有可以存放物品的功能,但是靠近身體的部分應該和端衣相同,前述的續衽也是為了表達在端衣基礎上的變化。

10. 衣服背後的垂直縫線,當穿著或是吊掛時,必須如同墨繩一樣直。

11. 深衣穿起來,下裳12幅底端與地面距離要相等,如同秤陀與物體水平平衡的秤桿。

 

故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

12.這段將上述"規、矩、繩、權、衡"的有形概念,引申到人的行為舉止、處事心境上。抱方是指衣領方正,但是我認為應該是胸口那兩片方正;方其義是指全面遵行禮義。

 

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故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

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純以素。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


13.由於有了"規、矩、繩、權、衡"精神上的法度,所以聖人會穿著著的衣服。使用規、矩、繩墨、秤錘,就不會偏差,所以以前的君王很重視這點。

14. 無論是在處理靜態的文(以及在內外接待賓客)、或是動態的武(射御或是軍事活動),都可以穿著。這是一件完整不需要再加任何東西的衣服,也是除了朝祭衣服所使用的隆重場合之外,都可以穿著的衣服(一說自士以上,朝祭之服最重,深衣次之,而老百姓最高等級也只能穿到深衣)。

南宋馬端臨在《文獻通考·卷一百十一·王禮考六》說

藍田呂氏曰:深衣之用,上下不嫌同名,吉兇不嫌同制,男女不嫌同服。諸侯朝朝服,夕深衣;大夫、士朝玄端,夕深衣:庶人衣吉服,深衣而已。此上下之同也。有虞氏深衣而養老,諸侯、大夫夕皆深衣,將軍文子除喪而受越人吊,練冠深衣。親迎女在涂,婿之父母死,深衣縞總以趨喪。此吉兇男女之同也。蓋深衣者,簡便之服,雖不經見,推其義類,則非朝祭皆可服之,故曰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也。

15. 在三十歲以前,如果祖父母、父母都在,深衣的緣邊可以有彩色紋飾;如果祖父母不在了,緣邊只能用青色,如果是孤兒,則使用白色(一說是與深衣同色)。

 

製作

 

1.從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可以知道,深衣的穿著不限男女,穿著者不論尊卑,也不限場合(除了國家有規定服制的地方)。

2.雖然禮記沒有記載深衣的顏色,但是在鄭玄注《詩經•蜉蝣》中的一段"蜉蝣掘閱,麻衣如雪"時,說"麻衣,深衣也"所以就認定深衣當以白麻製作。而《朱子家禮》也說: "裁用白細布"。

3.禮記中紀載深衣緣邊的大小是"廣各寸半",《朱子家禮》說:"緣用黑繒,領表裏各二寸。袂口、裳邊表裏各一寸半。袂口布外,别此緣之廣。"但是我們製作深衣的時候,緣邊大小是參考明代衣物,而且筆者認為不影響"規、矩、繩、權、衡"的精神,所以就採明代的形制,但是稍微變窄,緣邊以九公分為之

4. 鄭玄同樣也說過:"麻衣,十五升,布深衣也",十五升是指二尺二寸中,大約含有1200條紗線的布。戰國的二尺二寸相當於現在51公分,我們使用的布大概一寸60條紗(經緯較疏方向),換算下來二尺二寸中大概1204條紗線,完全符合深衣的要求。

5.鄭玄在注《禮記‧玉藻》中寫"深衣三祛,縫齊倍要。"

的時候說:"三祛者,謂要中之數也。祛尺二寸,圍之為二尺四寸,三之,七尺二寸,縫,紩也,紩下齊倍要中,齊丈四尺四寸。

這樣算下來,衣服腰圍一圈達到166公分,若是使用周制尺度,則是達到138公分,我們製作的深衣,將腰縫與袖子切齊,周長大約是170-180公分之間,而較小版本則是以周制製成140公分。(此周長不計算續的部分)

6. 通袖長度,按照《朱子家禮》,應當是與三幅下裳拼接,由於不計算續衽與袖寬所以是51公分,但是這樣衣來通袖只有200公分,對於身高165以上的人的穿著,就不符合回肘的定義,所以筆者採前人劉璋的說法:"深衣之制...其人肥大,則布幅隨而闊。瘦細,則幅隨而狹。不必拘於尺寸。"而即使不拘於尺寸,仍是以禮記紀載的"反詘之及肘"結合後人說的"衣全四幅",調整為通袖260、袖寬65公分;小版是通袖220、袖寬55公分。

7.袖根的寬度,由於要兼顧穿著方便與美觀,並且作為外袍之用,所以我們參考孔府舊藏紅羅朝服的比例。

6a3ed59dge05f3ff5c7ab&690  

8.方袖本來是用於玄端,取其方正之義《儀禮注疏》說玄端"取整幅為袂。必不削幅者",所以明代深衣有些取消"袂圜"這個形式,我們這次也是這樣制作,方便將道袍穿著於內當襯袍

 結語

這次製作深衣,從下裳十二幅到衣服布料紗線密度的講究,應該是臺灣近百年來最考據的一次復原制作。對於日漸式微的傳統服飾,希望能以超越時代的禮義所形成的衣服,讓眾人重新體驗到我們先祖的穿衣哲學。

 實穿

為了怕大家傷眼,先放一張強者我朋友作的APP的圖

app  

以下是我上陣XD

實穿實穿01  

ps.放上一件ps過符合"袂圜"與""深衣三祛"的深衣

土豪深衣.jpg  

 私心覺得明代的方袂比較好看XD

 

參考書目

《禮記讀本》三民書局

《文獻通考》宋‧馬端臨

《毛詩正義》李學勤主編

 《三才圖會》明‧王圻、王思義

 《深衣考誤》清‧江永

 《四庫全書》

《大明會典》

 

 照片除了第一張、最後四張為筆者拍攝或同袍分享外,其餘皆來自網路

 

 

arrow
arrow

    祇園俗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